仲春时节,走进彝良县钟鸣镇庙林村,一条条户间路干净整洁,一片片枇杷林生机盎然,一幅幅墙绘创意十足,处处展现出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田园乡村新画卷。近年来,钟鸣镇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等重点,着力推进村庄综合整治与特色产业发展,用“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实现了村庄的美丽蝶变,产业的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聚焦环境整治,绘就宜居“新画卷”。沿“双双公路”踏入庙林村渔塘组,路边的三角梅、月季花竞相吐蕊开放,花草成趣的院落、干净整洁的道路、创意十足的墙绘映入眼帘。为建设宜居村庄,钟鸣镇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抓住“关键小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公厕1座,三格式化粪池211个,垃圾房1座,实施排污管道3千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公益岗位、护林员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整治,以实际行动引导村民打造房前屋后小景观、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共同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实现村庄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践行“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普法宣传和德治影响力,有效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进乡风文明,不断筑牢和美乡村“根基”。
聚焦群众增收,奏响产业“富民曲”。走近枇杷产业区,产业道路沿树而建,在茂密的绿荫下蜿蜒交错延伸,挂满枝头的枇杷果如同春日里的精灵,悄然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芳华,承载着丰收的希望。钟鸣镇依托1200亩枇杷产业基础,持续在产业配套和种植技术上下功夫,通过在产业区建基地,探索“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党建富民兴村模式,着力把枇杷产业打造成集鲜果采摘、旅游休闲、田园观光、亲子游乐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该镇已在枇杷核心区建设枇杷产业路1.8千米、枇杷销售点100平方米,布局灌溉管网1千米。同时,邀请县外枇杷种植技术员在产业区开展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果农的种植技术、管理能力,确保结出优质“黄金果”,让“小果子”成为群众增收路上的“大产业”。
聚焦民生福祉,夯实发展“硬支撑”。错落有致的民居、平坦整洁的彩色步道、遥遥相望的洛泽河,构成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画面。钟鸣镇以“治房”为抓手,实施宜居农房改造提升85户,拆除老旧危房以及乱搭乱建的临时屋10余处,有效提升群众居住品质和乡村建筑风貌。同时,硬化户间道路5.06千米,修建庭院洗手池85个,安装路灯90盏,因地制宜建设休息桌凳等公共设施,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