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彝良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五大强市”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巩固发展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彝良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彝良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三农”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反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脱贫人口增收计划。大力发展天麻、竹子、花椒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集体经济发展,力争2025年年底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同时,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动宜居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创新,改造一批村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产业链条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彝良县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紧扣工业转型升级,扩大工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凤彝硅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的支持,确保硅产业园石英砂生产线按期投产,并推动煤炭、铅锌和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新增4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积极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通过加快煤矿、光伏和水电项目建设,不断推动绿色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激发消费潜力 推动三产服务业发展
彝良县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以奎香乌蒙回旋战陈列馆为核心,申报国家3A级景区,推出一系列文化旅游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相结合,促进本地特色产品和旅游项目的消费升级。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和电商发展,为当地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渠道。积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强化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
扩大投资 培育市场主体
彝良县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还将加大项目储备和实施力度,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力争2025年新增“四上”企业23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3万户。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进一步激发内生经济动力,为彝良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持续保障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彝良县将不断加大投入,倾力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实事,改善公共服务,力争全年新增就业2900人,新建乡镇医疗服务中心,提升全县医疗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扩面,提升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2025年,彝良县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全面建设幸福美丽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