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彝良:乡村振兴展风姿 奋进之路谱华章
2025-02-28 12:13:08

近年来,彝良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稳固拓展,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喷薄涌动,当地群众的生活被注入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回首脱贫攻坚之路,彝良县干群齐心,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成功摘掉贫困帽。如今,这份胜利果实被精心守护,持续巩固。过去一年,彝良坚持成果巩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致贫返贫“两条底线”,认真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让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全县实现粮食产量22.6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4.74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累计消除风险5427户24554人,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小额信贷3950笔1.8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35.9万元,带动434人就业,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74亿元,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98个,全县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2698.14元。
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2025年,彝良县将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五大强市”建设,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实“三农”工作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更高台阶。

一是筑牢成果巩固防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3+1”保障持续强化,常态化监测帮扶“三类对象”,用好用活“一键报贫”系统,切实守好不发生致贫返贫的底线。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源,深入推进“组团式”帮扶模式,精心打造东西部协作项目,统筹调配衔接资金,精准投向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抓好群众增收。全力实施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不断提升居民“四项收入”,向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奋力冲刺。大力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与房屋资源,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1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强化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全面落实就业保障政策,助力群众奔向富裕之路。

三是做强农业产业根基。坚定不移地推进“4+N”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到2025年底,力争全县农业综合产值达120亿元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9万亩,粮食产量突破22万吨。通过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市级2户,到2025年底农业龙头企业达85家。力争在2025年内建成天麻野生种质资源现代化保护基地、竹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花椒现代化示范基地各1个。持续推进高原特色牧业发展,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实现绿色循环发展,让农业产业根基更稳、成色更足。

四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扎实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匠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立乡村治理清单制、积分制等创新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活动,树立标杆典型。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软约束”作用,引导农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让乡村治理迈上新高度。

乡村振兴展风姿,奋进之路谱华章。彝良县将乘势而上,持续发力,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行,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来源:彝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