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昭通日报报道】昆明理工大学天麻绿色高效栽培 关键技术应用测产结果出炉 亩产鲜天麻4384公斤
2024-12-30 09:17:54

微信图片_20241230091757.png


本报讯(记者 王明贵)12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学天麻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应用测产结果出炉:亩产鲜天麻4384公斤。

12月28日至29日,昆明理工大学组织邀请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昭通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有关专家,对“聚焦大健康产品开发的云南天麻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项目中的“云南天麻液体‘两菌’工厂化生产及人工菌材技术体系构建”课题,以及天麻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在彝良县小草坝镇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测产,并在彝良县举行小草坝天麻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应用座谈会。

根据测产方案和农业测产规范,在310余亩天麻示范基地里随机选择5个样点进行现场采挖和测产。经测算,实现亩产鲜天麻4384公斤,其中鲜天麻特级(≥0.25公斤/个)和一级(≥0.2公斤/个)比例达60%。前期对该基地出产的天麻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合计为0.45%(《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不得低于0.25%)。

由昆明理工大学徐天瑞教授团队主持的云南省 “昆工双一流” 重大专项 “聚焦大健康产品开发的云南天麻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入开展天麻科学研究,揭示了昭通天麻的道地性特点和成因;开展了天麻素和巴利森苷A、B、C、E及香草醇、对羟基苯甲醇等具有安眠、抗抑郁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群的研究,揭示了天麻促睡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为天麻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徐天瑞教授团队已发表SCI研究论文8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天麻药理学》专著一部,并获得一批国家专利。

此项创新研究与应用,大幅提升了示范基地小草坝天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为昭通天麻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采用天麻“两菌”高密度发酵液体接种模式和菌、材预培植的菌袋种植新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天麻高质量发展的蜜环菌“缩菌” 关键技术难题。

按当前小草坝乌天麻统货价格每公斤70元计算,亩产值超过30万元,大幅提高了种植天麻的经济收益。同时,该项技术采用本地果树、杂木修枝废料等菌材替代技术,与传统种植天麻模式相比节约木材50%,在减少菌材成本的同时,体现了更高的生态价值。

昆明理工大学在开展天麻有关研究的同时,分别针对天麻改善失眠、增肌减脂、降低尿酸、提高精力等功效的4个天麻功能食品已进入试生产,为积极探索天麻新产品开发作出了新贡献。

来源:昭通日报

原文链接

编辑:陈明锐

审核:王堂新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