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红二、红六军团由贵州进入彝良县奎香乡,将大地主杨竹铭家的老宅作为作战指挥部。由于贵州赫章一带土地贫瘠,人口居住分散,红军在此辗转期间筹粮十分困难,多以野菜山果充饥,部队战斗力受到削弱。红二、红六军团进入寸田后,为解决红军的后勤补给,军团供给部积极做好筹粮筹物资筹款工作。
寸田、奎阳两个坝子土地平坦肥沃,人口居住集中,粮食富足,牲畜很多。在这里,军团供给部成立了由当地群众组成的粮食评借委员会,通过向群众购买、没收大地主的粮食物资等方式,筹粮30余万斤、猪肉2万斤,解决了部队粮食匮乏的问题,战士们的战斗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在奎香,红军还打土豪分田地,开仓放粮救济穷苦大众,发放粮食10万余斤,起到了宣传红军、赢得民心、扩充队伍的作用。
算盘,作为红军粮食评借委员会工作人员计量使用的重要工具,它见证了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岁月,见证了红军和当地群众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投稿邮箱|ztylwxb@163.com
通讯员 钟梅
编辑:赵 浚
审核:王堂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