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纠治这个问题,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让基层不堪重负,大大削弱了基层工作效率,损耗了基层干部的精力。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近年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彻底铲除任重道远。
一是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微信、QQ、各类政府APP等平台的普及运用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然而,随着各类工作应用软件开发过多过滥、数据重复申报、过度“留痕”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出现,政务新媒体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重灾区。上级部门在推广使用各类政务App要科学评估和精准衡量,对功能繁琐、内容重复、意义不大的要坚决去除,确有保留必要的可集成为统一的信息平台,推进政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
二是减少文山会海。“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上级部门有事就开会,上报各种汇报材料,基层干部每天围着各种会议和汇报材料转,这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工作必然就离真抓实干越来越远。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少发文、发短文、开短会的要求,基层干部才能跳出文山会海,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以真抓实干精神投身到干事创业之中。
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减负考核评价机制,变自上而下的单向考核评价为上下互动的双向评价。广大基层干部是基层减负工作的亲历者也是主要受益者,基层负担重不重,减负效果实不实,基层干部心里最有数。评估基层减负效果,既要设计自上而下科学规范的监测评估体系,也要畅通基层干部表达诉求的渠道,让上级部门和领导听到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让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为基层减负、为工作增效,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政府部门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基层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刘林慧
编辑:赵 浚
审核:王堂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