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彝良县洛泽河镇雄块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同频共振、齐心协力,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普法强基”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取得实效。
党建引领,协调各方,壮大普法宣传“朋友圈”。雄块村“两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总支统筹、协调各方,把“普法强基补短板”与乡村治理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推动,做到会议必部署、责任必到位、入户必宣传、工作必落实、成果必显现,营造了“书记带头干、党员作示范、群众参与干、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除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外,该村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法律明白人共同参与普法宣传,并主动协调,把市公安局71名挂联帮扶民警纳入普法宣传“朋友圈”,壮大了普法宣传队伍,为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方位、多维度强化普法宣传力度。雄块村通过集中宣讲、入户宣传、线上线下同步以及“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强化普法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邀请市公安局法制专家、反诈专家等到村开展法治宣讲;通过党员大会、村社干部大会、院坝会、火塘会等方式进行法治宣讲;借助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为参训学员进行法治宣讲。2023年,共组织开展法治宣讲12场次,受教育群众、师生1200余人次。二是结合防返贫监测、人均纯收入摸底调查、劳动力就业调查、人居环境整治、“两费”收缴、控辍保学、惠农政策落实等工作开展入户宣传,把法治宣传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向村民微信群推送法治宣传短视频、文字信息,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全年共推送法治宣传短视频、文字信息360余条。该村在普法宣传中利用鲜活的案例,通俗的语言,互动的方式,通过计算违法犯罪成本讲危害后果,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做到敬畏法律,共同维护法律权威。
入农户、护钱袋,全方位反击电信诈骗。为了筑牢反诈“防火墙”,守牢群众“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雄块村普法集中宣讲必有反诈内容、入户普法宣传必有反诈知识、与群众有接触必有反诈提醒。一是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中始终把反电信诈骗作为重点;二是广泛动员,促使600余名村民新安装了“国家反诈APP”,确保反诈预警功能发挥到位。2023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没有发现一名群众因电信网络诈骗遭受经济损失,牢牢守住了群众“钱袋子”。
解矛盾、化纠纷,全力守护雄块平安。雄块村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也尽量不出村”要求,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着力解决命案防控、信访维稳、纠纷调处和校园安全等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该村统筹发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民小组长、法律明白人、农村话事人力量,定期不定期开展问题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全年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7件,做到把矛盾处理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村2023年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社会大局稳定。
查巡防常态化,做到安全事故零发生。雄块村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常态推进安全生产检查、食品安全检查、交通安全劝导、长江禁渔巡河、校园安全检查等工作,做到安全事故零发生。2023年,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组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对辖区小微企业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小卖部、商店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违规销售烟花爆竹清理12次,检查商店、超市50余家(次);开展交通劝导12次,对500余名司乘人员开展了交通劝导和交通安全教育;在辖区开展长江禁渔巡河12次;开展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检查3次。
雄块村以“普法强基”为抓手,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目前,村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正在形成。
雄块村驻村工作队员 曹明东
编辑:周征宇
审核:王堂新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