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萤火”,站在偏远山区学校的三尺讲台上,为山区孩子亮一点光。
从“网友”到夫妻,他们因为共同的理想产生了不平凡的爱情。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支教的侯长亮、雷宇丹,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全部留给了身边的孩子们。侯长亮说:“不回头走下去,因为青春无悔!”
深深打动和激励人心的,是他们无私奉献的萤火之光。“他真的是全身心地为乡村教育,为山里的那些孩子,不在意有没有工资,不在意自己的衣服已经穿了好多年,不在意山高路远……”侯长亮的一点一滴,都在诉说着“锲而不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教育改变学生命运的萤火之光。在尤齐村小学支教满两年后,侯长亮准备去深圳工作。走的那天,孩子们追着车跑了很远,当大家唱起《再见》的时候,他的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再回到学校,他明白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孩子的命运,等待着被改变。
“希望更多的‘萤火’来为山区孩子发一分热,亮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自己就是那道光。深山里的“萤火之光”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品格,更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最近给20名优秀学生奖小猪。“我们教导学生们,不能依赖别人的帮助,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靠劳动获得回报,这才是有尊严、有力量、有自信的人。”
世间有一种爱,不叫拥有,而是温暖。每一点温暖和善意都像是火种,是孕育未来美好的基底。支教夫妻点燃了乡村教育的萤火之光,深山孩子命运的蝶变,将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薪火相传。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正坤
编辑:周征宇
审核:迟学斌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