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厚云)彝良终于有“共享电单车—小黄车”了,8月19日,松果和美团电单车入驻彝良并开始试运行,其轻便好骑的特点受到了彝良广大市民的喜爱,同时也让低碳出行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然而,仅仅几天的时间,“小黄车”却遭遇种种尴尬,乱停乱放、共享变私享、违反交通规则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
乱停乱放问题
市民通过扫码便可解锁骑走,手机点击结束用车、锁好“小黄车”就可结束行程。可以说,小黄车随取随用,随时停放,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网友徘徊留言说“乱停乱放太严重了,市民不遵守规矩,素质有待提高!”“不停在指定位置,有些停得歪歪斜斜的,挡着出行的道路”,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
正如网友徘徊和市民张先生所说,记者在彝良县城区主要路段走访发现,小黄车乱停乱放不是个例,有的占用机动车道、有的占用人行道。此外,有的倒在地上,有的歪歪斜斜放着。
采访中,大部分市民认为,乱停乱放一方面与用车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将小黄车停放好,停放很随意。另一方面,由于彝良县城没有规划设计专门的电单车停放点,基本上靠临时找个地点划出一块区域来停放,还有部分停放划线地点在路沿上,台阶比较高,用车人不易停放到指定位置。
“共享”变“私享”
网友陈老琥反映“有不少人把车骑到自己家门口,一停放就是一天多两天,成为私人财产了。”
共享单车,顾名思义是“共享”而非“私享”。小黄车自投入市场以来,其随取随用、随时停放、环保便捷的优点,但是,由于部分人的私心占用,被人停到家门口成为了“私家车”。
记者了解到,按照小黄车停放规定,用车人需要把车停在路边黄线以内的公共停车区域,严禁将电单车停放在楼道、封闭小区、地下车库以及收费停车区域。
违反交通规则问题
网友沧海乌蒙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一名男子骑“小黄车”撞上了电动三轮车,三轮车司机问:“为啥靠左边行不靠右行,刹车都不捏一下,飞快的就撞过来了!”网友無名指上嘚等待留言说“这几天电单车满大街乱窜乱穿……超载行为一大堆”。
记者调查了解到,骑着“小黄车”乱穿乱窜的行为不是个例,有的甚至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插,想左就左,想右就右,左右随意超车;另外超载现象也时有发生,小黄车规定只能载一个人,记者在大街上发现有时也载着两个人,甚至更多;再者小黄车明确规定16岁以下人群禁止使用,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少部分骑着小黄车的人群明显小于16岁。上述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现象是部分存在的,给交通安全造成了潜在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部门加大管理和惩处力度,规范“小黄车”的使用。
结束语:共享电单车的到来,是彝良城市发展的进步,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考验着每个彝良人,这不仅是对职能部门管理、服务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个彝良人文明素质的考验。
记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小黄车”的使用规范工作,一是上好“道德课”,从心底赶走不文明;二是用好“法律监管”,约束好全民行为;三是制好“黑名单”,让不文明行为无机可乘。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规范小黄车的使用行为,让彝良的共享电单车走得更远,让城市更便捷、更文明。
编辑:张琳 审核:周征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