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烟在定义:不要“香烟”,简单一点!
2025-02-24 10:35:00



【无烟在定义系列活动是由“控烟新探索”联合多个控烟公众号共同发起的一项线上倡导活动,旨在规范无烟定义,倡导无烟文化。

【不要“香烟”,简单一点!子活动旨在倡导公众(包括媒体传播者、健康工作者)不要使用“香烟”一词,因为该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可以使用“烟”来描述烟草制品。





01


作为一个控烟者,每每听到或看到“香烟”这个词的时候,职业小神经一下子就绷上来了,内心涌出一股冲动:“烟不香的,请把‘香’字去掉行吗?”

只是藏于内心,却不敢说出,怕一说,会遭到不解。想来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就是随众脱口而出,甚至质疑:“这事重要吗?”

嗯嗯,还是有点重要的。尤其是密集看了几十篇文章后,竟然发现有一半的文章都是用“香烟”这个词,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向全社会倡导规范表述:可以用“烟”,或者是“卷烟”,但请不要用“香烟”,谢谢您的支持!



02


诶,你说了,“一直都这么说的呀,现在怎么就不行了?”

确实,说“香烟”已经很久了。

追溯一下“香烟”一词的由来:

“香烟”,最早是指焚香所产生的烟,见诸北周典籍。 


烟草传入中国是在明朝,当时人们用外来译音称其为淡巴菰,不久又冠以金丝、相思草和八角草等名称,也出现了“烟草”一词。


在清朝晚期之前,“香烟”一词,从来都跟含尼古丁的烟草毫无关系。直到卷烟机发明之后,20世纪初,“香烟”这个词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使用到了机制卷烟上。














语言是个神奇的东西,只要说的久了,说的人多了,我们也就习惯了。好比以前农村多有给小孩取各种小名,诸如“傻子”“傻蛋”“二狗”之类,在那个医疗水平欠佳的年代,为的是好养活。然后叫的人多了,不这么叫还觉得不够亲切呢~甚至到他中年了,晚辈还叫他“傻子舅”呢。倒没有戏虐的意思,虽然叫的人可能也曾感到过愧疚,但是也找不着别的代号了。他自己,包括周围的人,慢慢地都习惯了。至于他本人是否介意过这个小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想来也不会有人喜欢这个小名,只不过时间长了,也就算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因为已经说了很久了,就值得从此一直说下去。人类对吸烟危害以及控烟意义的认识也是逐步成熟的。

1964年第一份《美国卫生总监报告》发布,明确了吸烟与健康的关系,被誉为是推动烟草控制工作的里程碑。再到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这是全球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卫生国际公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如果叫“香烟”,在潜意识层面就会逐渐对它产生好感,将烟与美好、愉悦等正面感受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


1

诱导非吸烟者开始尝试吸烟,尤其是青少年和易感人群。


2

加深吸烟者对吸烟的认可度,加剧吸烟在社会中的流行。


3

加深公众对吸烟行为的接受度,甚至接受二手烟、三手烟危害。



03


事实上,烟从来都不“香”。它不但不香,相反还很臭!让爱人和孩子评价一下,吸烟呼出的烟味和口气是香还是臭?当她们闻到二手烟和三手烟时,是香还是臭?答案不言而喻!

现在,大家习惯了用“香烟”这个词,当有人出来说“别说香烟了”,大家可能还觉得怪怪的呢,这就是习惯的威力。

如果是一个好习惯,大可以保留传承。可是这个习惯,真的不太好,也不值得我们保留传承。在历史发展中,我们总是希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在已经意识到“香烟”不合适,为什么不可以从现在开始,把“香”字拿掉,简简单单说个“烟”呢?

为此,我们向全社会倡议:不要“香烟”,简单一点!无烟规范,我们一起来定义。


谢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如果有任何好的想法和建议,

欢迎随时找我们互动。

无烟规范,有您一份功劳!


联合倡议伙伴

(戳图标关注)




END


来源:云南控烟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