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彝良发界街道团结社区:手工竹编编织幸福生活画卷
2024-12-13 16:21:11

近年来,彝良县发界街道团结社区因地制宜引导异地搬迁群众发展竹编特色传统手工业,让群众实现内生式发展,拓宽群众的增收致富之路。

彝良发界街道团结社区:手工竹编编织幸福生活画卷

为有效促进异地搬迁群众居家灵活就业,团结社区开展“敲门行动”,组织驻村工作队员、街道挂联干部和社区干部以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识别有竹编手艺的群体,及时收集信息并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再根据手艺人编织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到社区竹编作坊参与集体编织,构建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公司运作+农户生产”的发展模式,为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新途径,拓宽增收渠道,促基层治理和谐。

“现在子女都外出务工了,我和老伴年纪大了,只能在家照顾孙子。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我就会竹编手艺,现在搬迁到安置点,没想到凭借这门手艺还可以发挥作用赚到钱。”已经82岁高龄的文再举老人,尽管年事已高,但在他一双巧手的挥舞下,一根根小小的竹条变换各种模样,瞬间“蜕变”成造型美观、环保耐用的手工艺品。“今天是我第3次领到卖簸箕和篮子的钱,一共有375元,又可以为家里增添米和油了。”文再举老人高兴地说。

彝良发界街道团结社区:手工竹编编织幸福生活画卷

团结社区竹编作坊自11月启动以来,共吸纳三类对象、残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共计39人从事竹编工艺品生产。团结社区将进一步拓宽竹编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竹编手艺技能培训,引导更多群众加入竹编作坊,实现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同频共振,助力异地搬迁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编织幸福生活画卷。

投稿邮箱|ztylwxb@163.com

通讯员  冯莉   

编辑:赵 浚

审核:王堂新

来源: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0